2007/05/30

辯論賽結束

天結束了通識課程的辯論賽。我想,這應該算是滿硬的通識課了,畢竟大多數的都不用這麼操。我很不幸也很榮幸地擔任反方的第三辯。雖高中已經有辯過一次(核四的議題)但現在是大學了,感覺起來也分外緊張。

基本上在星期日就有演練過一遍了,到了昨天也比較不怯場,反正就上去講完再讓他們質詢就好了。XD

起初,我方佔了一些優勢,但由於定義上兩組的爭辯實在過於激烈,搞到最後甚至有點兩邊對不上頭,各講各的。我方堅持「物種保育」的定義不該那麼廣義;而正方認為物種保育的概念是包含「新的觀念」。

剛開始還將正方逼的沒退路,但在第二辯後,情勢竟然有點轉折。正方仍繼續堅持他們的意見,而我方舉出的例子也被他們加以駁斥,如袋鼠跟台灣獼猴的部份。我的光冠水菊和美洲野牛也被砲轟,整個局勢已然亂成一團,難以收拾。

我方最後的結辯也重申物種保育的觀念已經錯誤,必須往「生態系保育」的方向前進。正方最後則是持續堅持「新物種保育」不等於「我們認為的生態系保育」。

後記:難得一次的辯論賽實在是大快人心,也激起內心的「吵架」因子。XD 雖然比起上一組的「地球暖化是人類活動造成的」的激烈度我們略遜一籌,但精彩度也是不輸給他們的。況且最後的評語時間也認為我們這議題的兩組人馬比較有扣住主題,也算是值得欣慰的了!

2007/05/29

台北,Taipei


德州大學圖書館的地圖資料中也看見了台北市的老地圖。(1944左右,美軍為了轟炸台灣前做的觀測照片製作而成的地圖)(若是按下後的圖仍然不清楚,可以到相簿來觀看喔!按右上角的放大檢視!)

與現今的地圖對照之下,從中發現了以下一些好玩的東西。



鐵路

1.台北車站出現:
一改目前的地下化模樣,以前的台北也是有前後站的區分。在十多年前浩大工程下,台北車站正式形成了現代車站的雛型。

2.另類路線:
仔細觀察有淡水線與新店線的鐵道。即是現在的捷運路線的參考。(但其實也不盡相同)

3.松山車站:
萬華與松山車站在這麼久以前就已經存在。值得注意的是,松山在此時似乎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小聚落,但從城中到松山之間卻都還是農田,不曉得是什麼因素?
2007/12/5:松山車站因基隆河的關係,早期就發展成為一個港口,故相較於其他熱鬧。

道路

1.三線路:
台北城圍牆拆除後,留下的空地便當作三線路的施工空間。從途中可明顯地看出三線路包圍了現今的博愛特區,周遭的忠孝、中山、愛國、中華路等也都是極寬廣的馬路。

2.東區:
此時的東區還未產生,在新生南、北路以東的部份大多仍是稻田,尚還沒有具體的道路出現。(我用了黃線來鉤勒出現在的道路延伸情形)

3.羅斯福與南昌路
要到達新店不是走羅斯福最快,而是南昌路。(應該是尚未整建,羅斯福路為台灣戰後第一條現代化道路)

都市雛型

1.中山區
中山女中附近正在進行housing development,似乎是某種建設的開發。附近有八德路,歷史比忠孝路還悠久。

2.信義區
早有的信義計劃區似乎被當作軍事的用途,也有鐵道支線經過。

3.六張犁
此時附近已經有些聚落,六張犁便是三十甲土地,滿龐大的耕作面積。大概是臺北醫學大學的位置。

4.民生社區
在那時似乎也有修理(repair)的場地,應為軍事用途?

5.大稻程
從極久以前就已經開始發展,除了萬華以外台北最古老的區域。之前去延平北路附近時看到許多老建築,有不像在台北市的感受。(鹿港?)

灌溉

1.新生南路與塯公圳
那時候的塯公圳灌溉的渠道仍尚存在,大約是現今的新生南路。

建築

1.台灣神社:
台北市的新街道中值得注意的幹道之一,就是現在的中山北路,舊名敕使街道,也就是包括日本皇族等重要來台人物必前往台灣神社參拜之路。台灣神社象徵著日本天皇的政權,於1901年建立於圓山,是當時的神域,現在卻被改建為圓山飯店。這條路從台北車站,經過三線路的北線(忠孝西路)轉東線(中山南路),直通台灣神社。沿此林蔭大道,今天也是婚紗業者的最愛,在戰前,有更多的人就以神社為背景拍攝婚禮照,其中還包括名畫家郭雪湖夫婦呢!引自:http://ultra.ihp.sinica.edu.tw/~yency/theme02/theme2.htm



Tip:
國家文化資料庫
http://nrch.cca.gov.tw/ccahome/index.jsp


以下文字引用自:

http://bbs.nsysu.edu.tw/txtVersion/treasure/tmm/M.872870915.A/M.872879404.A/M.889727010.B.html

(好像有些字遺漏了,不過似乎原出處就是如此)
發信人: tmm (崔媽媽)    看板:tmm
日期: Fri Mar 13 02:01:31 1998
標題: 大學社區文史導覽(三)


[Park.031] - - - {1996,5,31}
■受訪人:蘇明義先生
■日  期:1996,4,26
■地  點:蘇明義公館
■訪  員:呂秉怡、張明慧

──────────────────────────────────

蘇明義,1926年出生,為新店人,日據時代台北實業學校第32屆1800號(台
北工專前身)機械科畢業,曾任職經濟部商品檢驗局(﹖),1959年才遷入大
學社區居住。/每日早上都會騎腳踏車到師大分部做晨泳。


■日據時期的台北市

.台北市南門附近,日據時代稱為玉兒町。
.第二女中在現在的立法院
.樺山小學校為現今警政署
.淨土宗:今日的善導寺
.台北中學校:今日的泰北高中
.旭小學校:今日的東門國小
.中央研究所:今日的教育部
.第二高女:今日的立法院
.第三中學:今日的師大附中
.州廳:今日的監察院
.日本基督教會:今日的濟南教會
.高等學校:今日的師大,當時為培養日據時代官僚的中級幹部的學校(五年
、三年﹖﹖)。
.日據時代臺灣有一所大學(台大)、三所專門學校 - -高等商業學校(台大
法學院)、高等工業學校(台南成功大學)、高等農業學校(原台大農學院
處 → 後來遷至台中的中興大學)。
.錦小學校:龍安國小
.愛國西路的台北市監獄,旁邊有法院的宿舍
.早期羅斯福路為12米的道路,早期從台北要到新店主要是要經過南昌街。
由新店往宜蘭的北宜線於1943年通車,主要為防止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軍
從臺灣東部登陸之移防用的軍用道路。
.日據時期的師範學校有兩所,現今愛國西路為第一師範,和平東路為第二師
範(第一師範所培養的師資為小學校的,第二師範所培育的師資為公學校的
)。
.根據1939年的都市計劃,台北市以50萬的都市人口做規劃(1939年當時台北
市的人口為24萬)。
.留公圳原寬30尺(﹖﹖),深六尺;台大新生南路的圍牆從日據時代就有
了。
.日據時代供給台北地區(24萬人口)的發電廠小粗坑、龜山、烏來各有發電
機。

--------------------

■大學社區

.信友堂:紀政做禮拜。
.愛新覺羅:近90歲,曾在政大任教。以往興立民間學堂,每周兩次在地下室
上課。
.臺灣老長總會,中華信友堂。門牌分屬羅斯福路三段 269巷三號、五號(會
令外地來的訪客“頭昏掉”)
.1959年蘇明義先生搬至此定居時,溫州公園附近的巷道就已經定型了!
.大學社區以前都為田地,社區都是菜園和竹埔。
羅斯福路三段在1965年擴寬,擴寬前羅斯福路三段沿線的大廈均為一樓高舊
日式平房,拓寬後才逐漸改建成12層的大廈。
.未改建前的溫州國宅雖為台大的教職員宿舍區,但土地的產權卻屬於台北市
政府的。
.日據時代的大學社區均為農地,主要以竹埔、鴨埤。
.溫州國宅部份住戶如何對

:高樓地

-------------------------------

.本社區日據時代屬於富田町。戰後,改制後一部份為國校里、部份為大學里
。到1990年左右行政區改制後,均調整為大學里。所以里民不時戲稱“社區
的里民從唸國校升格成唸到大學”。
.羅斯福路為戰後台北市第一條現代化的道路,由於拿中美基金興建,故以二
次大戰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命名。
.欣欣1路的公車路線是台北市最早的一條公車路線。早年是六張犁地區的農
民送蕃藷、土炭至艋舺市集販賣的必經之路。
.古亭國小現址在日據時代為臺灣銀行運動場,戰後才改制為古亭國小。
.台電大樓早期為台電倉庫,約在1970年改建為高層大樓。
.羅斯福路三段 269巷約在1950年興建,算是社區中開發較早的巷道,且當時
此巷兩側的房舍均為糧食局(或是物資局check!)宿舍。
.羅斯福路三段 283巷比 269巷晚興建,興建年代約在1960年。
.陳前里長(陳雙海先生)以前為城南住宅合作社的理事長,合作社目前現址
在信友堂旁的藥局。

.大學里的地勢比台北橋、松江路高出10公尺,雨季不淹水,環境乾燥,因
此長久以來便是台北市中適合居住的高級住宅區(台北市部份地區因排水不
良,早期有許多低窪地區,常苦於水患)。居住本社區的人均為頭有臉的人
物。
.溫州街的台大教職員住宅區,北邊靠辛亥路為職位較高的高級區(房屋的面
積大,多為教授居住),南邊近溫州公園一帶多為中、低階教職員宿舍區,
房子面積小,且為
.大學里(溫州國宅附近)日據初,未興建台大教職員宿舍之前,曾為一片竹
林,亦有養鴨的鴨埤,羊群放牧。


──────────────────────────────────
[Park-2.031] - - - {1996,5,31}
《愛新覺羅》

■受訪者:呂淑雯 談 愛新覺羅
■訪問人:張明慧
■日  期:1996,5,23
■地  點:電話訪問

田園斜對面51弄 5號 1樓,住著一位前清皇族愛新覺羅氏的後裔,他在住
家的地下室開課講授四書五經、孫子兵法等等國學典籍,號稱奉天院。據一位
15、16年前在奉天書院上過課的學生回憶,在那兒上課的人都尊稱他「毓老」
。「毓老」總是身穿長袍馬掛、頭戴瓜皮帽、留兩撇小鬍子,十足滿清遺老的
模樣。來聽課的多半是台大的學生,少數是師院的,但對「毓老」都十分尊敬
,當晚上七點毓老下來上課時,沒人喊口令,學生就會自動起立,目送毓老坐
下,大家才坐下。
毓老上課的規定是,要來上課的學生要先交一篇文章,毓老看過以後才收
這個學生,第一年先上四書,上完四書才可以聽別的課,據這位上過課的學生
說,她原本是非常討厭古文的人,當初在哥哥的強力推薦下勉強來聽聽,沒想
到光是四書就讓她連聽了兩年,而且是遠從輔大撘公車,兩年來從不間斷。據
說哪兒的學生都很少缺課,而且會盡量提早來佔位子,因為當時上課的場地要
擠下一百多人,每個人只有一張小板凳,筆記則是弓著背放在膝蓋寫,所以每
個人都希望佔到一個靠牆的位子,好靠靠背。毓老講課和時事政治都能吻合,
一點也不八股,啟發了很多人對國文和歷史的興趣,台大外文系的教授張小虹
也在這裏上過課。不過毓老在性別方面還是有點重男輕女,雖然收女學生,但
是像孫子兵法這樣的課就不太喜歡女生來聽,整體而言男學生也比女學生多,
或許在毓老的心目中女人還是不適合治國吧!
算來毓老今年有九十幾歲了,當年他有個心願是要在新店蓋一間真正的書
院,名字要叫「天德黌舍」,不知至今心願了未?

2007/05/26

有趣的比較



這是一張校園面積的比例示意圖。當然三間學校不是都這麼整齊,僅是為了製圖方便。(直接開根號阿!)

私立中興高中 約0.24公頃 全台灣最小的高中
彰化高中 約6.1公頃 我的母校
台灣大學 約135公頃 現在念的學校

圖中明顯地表現出三間學校的面積關係,看起來還真趣味~

2007/05/25

半線,Chunghwa



舊彰化城區

在瀏覽過那位地理所強者的部落格後,我便上德州大學網站下載地圖試試。在裡面找到了彰化市(sho-ka)也就是彰化縣最熱鬧的城市(這是廢話吧?)

從上圖可看出彰化古城的大概模樣,圖片雖然有點模糊,但還是依稀可以看出鐵路從左上方經過,市區則在鐵路與八卦山之間發展。

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接掌臺灣,將臺中州改為臺中縣,彰化市則脫離臺中縣升為省轄市,下分彰北、彰西、彰南與大竹四區,區下分里,共轄92個里。

彰化也是有過省轄市的榮光!

由於劉銘傳打算設立台中成為台灣的行政中心,彰化後來漸漸成為「陪都」。直到現在彰化市仍然停滯不前,沒有顯著的進步。(應該是整個彰化縣喔...)





1944年左右的彰化地圖(仔細觀察有極細的綠色線條,為彰化古城的大略範圍!)

圖中可看出此時彰化市已經有些規模了,現今的範圍大體上也可看出來,南邊有許多湖的地方現在也是蓋起了房子。我幫他標上了現在的地名,古今對照也挺好玩的XD 不太懂在公園路旁邊的工人房子代表什麼?現在那邊會不會還有遺址呢?暑假可以找個時間回去看看。

現在的樣子

2007/05/22

台灣各地銀行(金融機構)數量排行與人口關係

《七大省直轄市地區》 後為當地人口數

平均間數(間/萬)
台北市865 (262萬) 3.3
高雄市290 (151萬) 1.92
台中市219 (104萬) 2.1
台南市147 (76萬) 1.93
新竹市89 (39萬) 2.28
嘉義市56 (27萬) 2.07
基隆市29 (39萬) 0.74

《鄉鎮市地區》
〈319鄉鎮市達20間以上共19個地方〉 後為其人口數

平均間數(間/萬)
台北縣板橋市90 (54萬人) 1.07
台北縣三重市80 (38萬) 2.10
桃園縣桃園市73 (38萬) 1.9
桃園縣中壢市67 (35萬) 1.91
台北縣新莊市64 (39萬) 1.64
台北縣中和市59 (41萬) 1.43
台北縣永和市44 (23萬) 1.91
高雄縣鳳山市44 (33萬) 1.33
台中縣豐原市43 (16萬) 2.68
屏東縣屏東市40 (21萬) 1.90
彰化縣彰化市39 (23萬) 1.69
台北縣新店市38 (28萬) 1.35
台南縣永康市35 (20萬) 1.75
彰化縣員林鎮33 (12萬) 2.75
台北縣土城市29 (23萬) 1.26
台北縣蘆洲市25 (19萬) 1.31
台中縣大里市23 (19萬) 1.21
新竹縣竹北市20 (12萬) 1.6
台北縣樹林市20 (16萬) 1.25

-----以上引自ptt八卦版,為一個討論主題-----

從表中明顯可看出台北市的銀行量真是多的驚人,竟然高達八百多間!也不愧他是全台的金融中心了。裡面有些好玩的數據我用紅字特別地標了出來,像是省轄市的基隆平均數低於1,豐原跟員林的比值都超過了2.6以上。

除了台北市以外,最高的即是我的故鄉員林鎮,難怪以前一直聽到銀行密度極高之傳聞,身為文教重鎮的員林,在上一篇的文中也提到台大學生比率也是榜上有名(很巧的豐原也是)。我在這邊作個小推論,應該與公教人員人數有關連性。員林是彰化地區的法律中心,自古即是文風鼎盛,由員林公園中的興賢書院可略見一斑。同理,彰化市、和美鎮、鹿港鎮等城鎮的發展史也可看見教育對地方影響程度果真不可小覷。

豐原市為台中縣治,理所當然會有諸多機關進駐,公務人員的比例多的情況下,中上階級的人口比例也相對增加了。後來輕工業發達時,豐原、潭子一帶也到處工廠林立,地方上「老闆」的人數也相對提昇不少。

1915年起,八仙山林場開始伐木,豐原成為木材貯放、轉運與加工的重要據點。頓時間工廠林立、外來人工增加,使得市區繁榮。這些木材、紡織等工廠,日後成為豐原地區各種小型機械工廠的前身。 by wikipedia

新竹也是一個見證台灣起飛的重要地點,在新竹科學園區設立後,境內的「電子新貴」幫新竹的人平均收入往上拉起,在最近的調查當中甚至超過台北市的人平均收入。口袋麥克了,銀行自然也就多了,新竹高達2.28的比值在諸多市鎮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想當然爾,「青椒」兩所大學也幫了新竹人不少,這我在之前的文章也有提到,學校對地方發展之重要程度。
基隆則是個特別的例子,在日據時期開港後便頗繁盛,從以下文字也可瞧見。
1940年,基隆市計有9.5萬人,僅次於臺北市32.8萬、臺南市14萬、高雄市12.7萬,為臺灣第四大城。其中市內就有2.3萬為內地人(日本人)。 by wikipedia
我推想應該是因為市區的腹地過於狹小才導致基隆的發展逐漸不利,但實際情形也不甚清楚,看有沒有基隆人能解答一下XD

總之,從銀行的數量也可稍微發現城市的發展痕跡並進一步來對此現象有更深的了解。

一個部落格-地圖會說話

剛剛連結到的部落格,內容十分精彩。作者以地圖-看圖說故事來訴說某些事情或者是現象,其中以台大學生這篇我看了最有感觸。

雖然他是採取隨機抽樣,但是實際情形我想大概也相去不遠吧?(有效樣本數:1054,但其中有兩百多人說不出自己住哪個鄉鎮或區域
ps.針對上述論點,即使是台大人地理觀也不一定好XD

最高的區域是大安區,真不愧是全國領先的文教區;至於最後一名是誰就不太清楚了,畢竟資料的詳細度不可能到那麼細緻,或應該說在劃分上已經無意義

對我這種地圖狂而言...這個網站真的很吸引我^^

分享給大家囉!

網址: http://blog.pixnet.net/Richter



引用自 地圖會說話 部落格








ps.彰化縣最高比例的鄉鎮分別為彰化市、鹿港鎮、線西鄉、埔鹽鄉、溪湖鎮、員林鎮、田中鎮、二水鎮。
(私心地把自己的兩個故鄉變成粗體XD)

2007/05/21

Nowadays

國文報告加上下星期二的通識課辯論賽,最近真的壓力挺大又頗忙。今天好不容易有了些靈感,寫起國文報告來也順利許多,靈感果然是重要的阿!

國文報告目前進度還算可以,雖然聽說4/23就是deadline了,感覺我還挺悠哉的阿?
目前初步估計報告總共有三個部份,目前僅完成一個部份,希望能再加速囉!







辯論賽是目前最無力的部份,題目為「物種保育有益於自然環境」,而我們扮演反方。我已經找資料到快起瘋了,碩博士論文網也沒什麼資料,大多是高唱正方有利的論文較多。
雖然說兩方的論點都要清楚明白,但現階段的感覺是被另一組狂電的機率較大 XD

話至此,小弟先去打國文報告了...


補充:我打完兩個部份了,剩下最後一個部份阿~!

2007/05/12

考試過一生

天參加了LTTC的測驗,也就是全民英檢。發現比起去年作答時要更困難了,選擇題的形式對我而言竟然覺得陌生!我自詡也是通過諸多考試的人,至少什麼應答策略或是技巧也大概略知一二,在今天,正確地說應該是疏於「練習」的今天,果然嚐到敗績。

一開始作答便是障礙重重,哇賽,這種選擇題已經好久沒寫了,天阿,面對這種型式的問題還真有點慌張。後來的字彙更是大敗,幾乎每題都不太確定,寫到確定處時的感激心情還真是筆墨難以形容。時間剩下10分鐘時我竟然還有11題未寫,oh, my boy,最後的最後,留了5題殘念給了語言中心...

直到現在我才領悟,以往應付考試的模式是靠訓練出來的,所謂熟能生巧大概也就是如此吧!先了解回答的順序、題目有哪幾種、歷屆試題、時間分配等,正式應試時就把同樣的一套拿出來應用...我回首起過往的考試,無非都是如此...




機器化(mechanized),這單字送給幾天後要應付高中基測與兩個月後的大學指定考試的同學們。我也是這樣過來的,we be produced for tests and no choices.
我想到等我們大學快畢業時,又會有一堆考試等著我們這群自以為解脫的人,我的身軀就不禁發軟...

回想起剛考完指定考試時,在舅舅家中找到的一本書:考試過一生,那時還真以為自己度過了一生最難熬的時期-大學聯考。現在發現我自己早已陷入無限迴圈了,從進了省中開始就已經註定了這一生的命運,test, test and test. 也許我厲害些,有機會到國外;或是在台灣也好,考試這鬼東西我看是逃不掉了。

好累阿,這人生!


後記:

Apparently, 現有的畸形考試制度也分化了人群。從原本無辜的33萬人變成16萬人,再來是11萬人的競賽。社會也只把焦點放在最前端的人,只在乎誰考到醬料而不是真正關心對國家有直接影響和貢獻的人。最頂尖的人縱使力量大、威望高,但不可否定的是金字塔的寬大底層才是社會的地基。也許這樣的制度能區分出真正的精英,但解加深了階級分化與對立,從一天到晚眾人人在戰學校即可明白,社會是否病了?


老張牛肉麵

聞而不得其見的老張牛肉麵與隔壁的永康牛肉麵一直是台北最被津津樂道的幾家經典之二。

一開始先經過經過了杭州南路與信義路交叉路口的德忞,但由於超出了規劃範圍之外,便沒有進去。

一路波折後終於找到金山南路了(by walking),而店面就藏身在巷子之中。抵達時已經是傍晚時分,附近的燈火也漸漸亮起,周遭也聚集了許多人群。上方斗大的招牌與門口的饕客們似乎在向我們招手。

在這兩家中只能挑選出一間來品嚐,畢竟一次吃兩家也不太符合效益(肚子也沒這麼大食量),於是最後選了老張。

店面尚稱寬廣,但也不知是晚餐時間還是太有名,在進大門前就有點餐服務。說實在的我根本多少價錢都還沒看,就要我點了,心中還真有點疑慮。

(我們很幸運地剛好兩人位子,但還是跟別人併桌了)坐定後,我拿起菜單,發現只有辣味、蕃茄等口味,並沒有「清燉」。不過,換個方向思考,好像我每次也都是點清燉,這次乾脆換個口味吧?於是我選了辣味牛肉麵(small) NT:140,美美則是牛肉湯麵(small) NT:70。客官想必好奇為何我只點小碗呢?原因無他,就只是大的比較貴而已XD

過了些許時間才送來兩碗熱騰騰的碗公麵,我猜想應該是客人太多而導致進度有點耽誤,但也尚在合情合理的忍受限度內。

寄件者 牛肉麵食記
人真的頗多,陸續有客人進出

寄件者 牛肉麵食記
旁邊的鏡子,可見另一邊的位置





寄件者 牛肉麵食記
川味老張牛肉麵-辣味牛肉麵(小)

寄件者 牛肉麵食記
川味老張牛肉麵-牛肉湯麵(小)

性質:辣味牛肉麵
麵條:一般的油麵(?)
肉色:偏暗色
湯頭口味:辣

其實,我對他印象較深的是牛肉的部份。肉感真的不錯,有入口即化的實力,比起上次吃的桃源街也不遜色,但肉色卻不太相同,兩者呈現了奇妙的對比。麵條方面就有點失色了,也不清楚是我不喜歡這種麵或是我不會品嚐,總覺得有點普通了,既不特別有彈性也不會煮得太爛,算是中等吧!湯頭則是他的主打,真是有夠辣,剛開始喝時根本是脹著嘴唇硬灌,雖然後來也習慣了這辣度,但仍不失他「辣味」的訴求。(我還是適合清燉阿!)

ps.小抱怨一下,有點貴阿~

有空再去試試德忞永康吧,到時再來作個比較。


Tip:
地圖位址

店家地址: 台北市金山南路二段31巷19號





2007/05/11

A new keyboard

網路上看見了新奇的「果凍鍵盤」後,便激起我想買新鍵盤的想法。
畢竟家裏那個陳年鍵盤也該換新了,趁機買個新運氣嘛咖ㄟ開...XD

為此,我還特地跑去景美的燦坤3c「覓食」。學校附近似乎沒有3c的通路?

一路上坐著捷運,老實說,我還真難得搭往新店方向的車。一般而言,都是去北車附近比較多,新手上路到還有些緊張==a

4點多阿,好像學校都下課了?我念國中時還有第八節課呢!還是台北的制度不太一樣阿?總之許多學生魚貫進入了捷運站,擠的跟沙丁魚似的。

好不容易到了景美站,才發現人生地不熟的還真有點驚恐! 到了景興路,找到了店面後便進去了。

搜尋傳說中的果凍鍵盤中...

耶,還真的有耶!在眾多鍵盤的底下(應該說他放在櫃子的最下方...)找到了他的芳蹤。說也奇怪,竟然被藏在這裡?難道是銷路較差的或是較高價的要優先放在視線可及之處?好像是吧,記得在高中英文課本的某一課曾經提到過XD
拿起來品頭論足一番...嗯嗯...好像不是很好用?...這...視線飄到另一邊...

看著標價399還真令人動心阿。一旁的新品又誘惑著我,商人還真是厲害。看著 T.C STAR出的鍵盤似乎比較符合自己的使用習慣,(畢竟我原先也是用他家出品的),加上外型也較好看哩~於是乎,我轉移了目標(請撻伐我吧!)。


經過一番比較...還是選了連玉的@@



結帳時發生了不可思議之事情,399竟然是會員價格!

天阿~我帶著詭異笑容地把前付清...469...很好...(@##@#^*&)
不是說這價格很高,而是我完全沒心理準備阿~我還想說可以找一塊錢的耶?

最後,我在景美夜市度過我的晚餐...(我又吃牛肉麵了,這家不打食記)



分享一些圖給大家參考:

搭配滑鼠的顏色,看起不錯


滿喜歡的側邊透明樣式


整體大概面貌

2007/05/07

就近入學 台、成大逾半在地生?+一些牢騷

是一則最近看見的新聞,其中記者的寫法讓我感觸良多卻又覺得可議,現在就摘錄一些部份來加以探討。

--各校甄選入學全部放榜,台、政、清、交、成大5大名校,今年共只錄取9名低收入戶學生,且錄取生傾向就近入學,北北基地區學生最愛讀台大,占了57%,成大只占22%。--

最大的弊端在於為什麼這些學校只有9名低收入戶的學生?難道是申請入學花招百出讓沒有才藝的同學吃鱉,或是教授這麼會挑一臉不是窮酸樣的學生?
還有北北基的學生這麼愛念台大,那其他地區的人都愛念啥?

--學習資源比較少的低收入戶學生,往往在第一階段就被篩選掉,難進窄門。--

說了一句人話。這的確是一門難題。

--以台大為例,是北部學生大本營,台北縣市及基隆區考生,就占了57%,建中、北一女尤其愛讀台大,光兩校就占總數32%。--

跟前面的問題一樣,建北的同學還真難為他們了,不能出去家鄉長個見識。so sad~

--這期政大大學報分析各校甄選錄取生的地區差異,發現就近入學傾向明顯--

我想應該不是就近入學傾向明顯,而是城鄉差距的資源壟斷。從敝校的成員分佈就可以看出些許端倪,同學大多來自中上階層家庭,又多是台北地區的學生。這會有什麼結果?如果,今天敝校真會是以後的決策者、主人翁,是個出色的領導人,那我想多數人做出的決定大概也是圖利自身居多(或是不知道其他階層的狀況),而不是為了大眾的好處著想。

...以下是題外話...

在這次的返鄉中,我路過了彰化市中山路一旁的諾貝爾書局,原來,這是沒什麼大不了的小事件,但,他的店面卻貼了租(rent)的斗大字樣(假設他不搬去別處)。這代表什麼?我在人稱重視教育的員林鎮成長,在那裡我度過了國小到國中整整9年的教育薰陶,也經歷了殘酷的分班制度(慶幸我在分類的高層,但此方法仍不可取,也是鄉下地區的弊病)。

員林的「諾貝爾」也是在前些日子關門大吉,取而代之的是電子遊藝場。彰化市那間呢?雖然兩間是不同老闆(這是我此生至此不解之迷惑),但在文化的象徵意義上的價值卻是相去不遠。

Book stores in Changhua is reducing now.

This is a serious crisis!

書店代表什麼呢?私以為是當地的文化水準高低的指標,左右著居民的閱讀習慣之養成。這點我倒是有切身的體會,在台北,滿街的書店或攤販可以逛;員林就不是了,「諾貝爾」的消失象徵文化的流失嚴重,縱使另外一間「大大書局」要遷到中山路(員林市中心的main road),我仍認為一間書局的消失便可能帶來效應進而影響全員林(尤其是電子遊藝場),當然,也可能讓其他幾家賺死...XD

綜合上述評論,彰化,一個人口外流之處要怎麼樣才能有建設性的發展?

第一,我個人認為大專院校太少,僅僅只有四間。參照桃園的模式,就人口數目來講,根本就不成比例,大可算算中壢市有幾間大學?再算算桃園total幾間大學?
大學的重要性質就不言而喻了,有大學生才能有商機還有高教育水準教職人員進駐,對當地的發展有極大的助益!此方面,政府的公權力介入便很重要,城鄉的差距之縮小掌握在決策者手中。

第二,價值觀要改變。彰化地區父母重視孩子的教育沒錯(哪裡的父母不關心小孩?),但方式有問題。簡而言之,傳統觀念下的壓迫與過度地幫孩子選擇出路都影響了將來的觀念,我們稱呼這種父母叫做直昇機父母,鎮日盤旋在小孩的頭上監督,生怕有錯誤發生,卻適得其反。

以上是我對家鄉的一些小小的感想,如果有同鄉人看見此文,想必也是有無限感慨吧!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2.5 台灣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