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16

高中分組策略?

學指考已經在七月初期結束,離放榜的的日子也不遠了,到了那時,新聞又可藉由此話題大肆侵佔版面,寫些有著「沒補習」、「沒熬夜」、「社團參與」關鍵字的報導,至於技職體系被忽略的事實想必我不必再提,更何況那也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

考過指定科目考試的學生應該都曉得「指定」是怎麼一回事,即是學生可以依照自己以後想選讀的科系、領域方向來做出你的報考選擇搭配,雖然所謂的報考組合動輒百百種,但真正有較大影響力的組合其實很少。約有下列:國英數(甲)物化、國英數(甲)物化生、國英數(乙)歷地、國英數(乙),以上也分別為第二類組、第三類組、與第一類組的主要對應科目,而最近又有新加入的公民一科,但主要放在國英數(乙)歷地的組合中,大多也是與公民思想意識、法律相關的科系較容易採納。



一般而言,除了某些自然組學生外,社會組學生鮮少做出跨考的舉動,但倘若在指考會場打滾一些時日也會曉得「九科魔人」存在的事實。而這看似相當正常的選考組合其實也充滿了不同類組間的不平等意識。有別於早期大學聯考的甲乙丙丁組的殘酷,新制度的指考也的確讓學生們更有選擇的空間,考科之間的時間完全沒有衝突,這是在以往聯考制度所沒有的,亦即可選擇的科系類別多了不少。如同前述的九科魔人,理論上可以選填所有志願而無遺漏。這乍看之下美好的制度,卻也隱含著社會組與自然組學生之間的志願選擇不平等。

從現行的分組制度,學生在高二時便需要進行分組,即自然組與社會組,除了名稱上的不同,學習的內容也有些差異。第二類組的學生少去了生物一科,而社會組學生則學習歷史地理,但「完全」去除了物理化學生物(就所知彰中、彰女會有所謂的地科、生物的選擇,但其實大多數人並不在意,因為指考不會考)。而這樣的分類也體現了,所謂「社會剩餘組」的名詞意義,即某種程度上而言,社會組學生較為輕鬆。

若詢問選填社會組學生的意願,將會發現大多數的人因為理科的表現不良才轉念社會組,實際上對社會組學習科目有濃厚興趣的人不多。而家庭壓力多半也希望小孩能夠選擇自然組,至於背後的原因通常與出路、薪資、社會地位有關,也很少是因為極為熱愛自然組科目的。有趣的是,自然組的學生中存在不少假二類、假三類,等待時機成熟,將會發現一堆人跳槽到了社會組科系,也排擠到了不少社會組科系的名額,而這些人的背景也多是在自然組班級表現較為不佳的,但仍不乏有表現優秀之人。

為何父母會希望小孩選自然組?這是個大哉問,許多學生在高中時期也往往不明白究理,是阿,到底是為什麼?就像是我高中時也是個大左派,正確來說是個不合格的左派,為課本裡面的某些西方大儒思想所影響的我也很憤憤不平,是阿,醫生的薪水怎麼特別高?然而卻發現很多事情長大才會明白。

但其實這篇文章並不是鼓勵大家都去選擇自然組,而是想探究一些現象,為何自然組較為熱門?為何社會組的學習內容是這樣?就像是研究公司市場價值一樣,基本面因素是什麼呢?(我也喜歡把大學志願順序當作資本市場,入學分數其實就是成交價格,真可惜不能每天開盤)我想自然組熱門的關鍵因素除了其將來從事職業之薪資、社會地位以外,最可怕的是台灣現行體制下自然組的「橫行霸道」。怎麼個橫行法?除了社會組的大學科系名額被侵佔以外,到了研究所考試,自然組學生仍是霸道無比,仍是大舉跨考,例如商管、法律(尤其科法)等。想當然爾這些報考學生並沒有錯,問題是在於為什麼我們認定這些人為「自然組」學生?而某些人又是「社會組」學生?

前段所述,社會組的學習內容與未來大學的必修科目可說幾乎沒有相關性,要是有也不高。舉例來說,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在多數科系的一年級皆有普通生物、普通物理、普通化學等科目相對應,高年級的課程也多有相關課程,例如生物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等科目並不是只有化學系才要上。而歷史、地理卻變得枝微末節,除了本科以外,有誰會去選修中國文化史、史學方法論、地理通論、水文學、氣候學嗎?(輔系雙主修樓下左轉)搞得「歷史、地理的知識變得相當無謂、瑣碎」,但是,前述的括號文字也不完全正確,所謂的無謂指的是:「沒有實際的應用價值」那些知識變成一種附加的、額外的「配備」,即使這些配備不齊全卻也還能混得下去,而不至於敗陣下來。這有許多脈絡可以去討論,這裡先把重點放在「科目的安排」。

高中時的科目安排,多半是教育部所核定,早已經是勞不可破的傳統。而為何會把自然組與社會組作這樣的壁壘分明的區分也是一個有趣的現象,學生真的可以分別成兩種類別,而相互不侵犯,學科之間甚至連一些瓜葛都沒有?如果是從資源的效率配置來切入,也許分工學習的確有助於對於該類組的科目熟悉度上升,但是第三類組就活該要上那麼多科目嗎?如果真有這麼大的效益或功用,怎麼不見社會組科系與自然組科系之間的壁壘分明呢?(意指到了大學,自然組學生也瘋狂跨系選修,表現會比社會組學生差嗎?難說吧!)如果社會組學生所學在大學時期並沒有發揮其特殊地位、獨占性,那為何要又有社會組學生?

如果說,在高中時的教育變態毀滅了台灣學生的延展性與創造力,那麼台灣的高中生是否就可以朝著「博雅」教育的方針前進?如果說,高中時期學得那麼精實、嚴苛,到了大學畢業、碩士、博士又輸給某些高中生是笨蛋的國家,那我們的學生高中時的生活又是為了什麼呢?

後記:
台灣較為重視自然組學生,除了家長心態以外,在產業、經濟的發展上也是必要之惡(相輔相成囉),像是印度的IIT(印度理工學院)也是以生產高水準的理工學生知名,在矽谷與華爾街甚至也充斥著IIT的學生,搞半導體、晶圓也好,弄保險、財務工程也好,一個發展中國家的蛻變過程必然先注重理工,爾後再去思考文化、人文層面的需要,而台灣也正是如此。

若引用清大經濟系賴建誠教授的話語:「台灣經濟學也受到美國50年代以後的實用主義心態影響,大量的走計量與數學演算路線,台灣的留學生也把這套帶回來台灣,像是經濟思想史這種『啦機』當然是被大家認為是沒用的的東西了。」、「如果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給台灣人決定,那些靠著文字論述來闖出一片天的偉大經濟學家(例如:奧地利的海耶克、寇斯定理的Coase)大概一輩子也拿不到獎項了,因為台灣人看到方程式就怕了嘛,還好瑞典人比較不怕。」

關於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分野,和各個學問的發展歷程與其成熟度將是個很有趣的議題,非常值得討論,也會對「科學」的發展與定義有更深入的瞭解。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2.5 台灣版」授權條款釋出。